中班幼儿收纳白糖妙招:玩中学,学中做!34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收纳达人“小熊老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既实用又有趣的主题——如何教中班的孩子们收纳白糖。看似简单的一件事,却蕴藏着许多教育的契机,让我们一起探索吧!本教案以游戏化教学为主,旨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收纳习惯。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白糖的特性(易溶于水、容易撒漏),学习正确的白糖收纳方法。

2. 技能目标:能够熟练地使用量勺、小漏斗等工具,将白糖安全地倒入容器中;能够将白糖整齐地摆放在指定位置。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细致认真、爱护物品、保持环境整洁的良好品质;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二、 教学准备

1. 教具:不同大小的透明玻璃瓶(或塑料瓶)、量勺(大小各一)、小漏斗、白糖(适量)、标签纸、笔、抹布、托盘、图片(白糖的用途、正确收纳方法示例)。

2. 学具:每位幼儿准备一个小的透明玻璃瓶或塑料瓶、一个量勺、一个抹布。

3. 环境准备:教室需预留充足空间供幼儿操作,地面保持清洁干燥,避免白糖洒落后难以清理。

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部分 (5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烘焙的动画短片,引发幼儿对白糖的兴趣。引导幼儿思考:我们平时在哪里见过白糖?白糖有什么用处?白糖是什么样的? 教师可出示图片或实物,帮助幼儿了解白糖的形态、颜色和用途。

(二) 探索活动 (15分钟)

1. 感知白糖的特性:让幼儿用手轻轻触摸白糖,感受它的颗粒大小和质感。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白糖容易撒漏吗?如果不小心撒了,怎么办?(用抹布擦拭)。 通过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白糖易溶于水的特性:取少量白糖放入水中,观察溶解的过程。

2. 演示正确收纳方法:教师示范使用量勺和漏斗将白糖小心地倒入玻璃瓶中。讲解注意事项:使用量勺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撒漏;使用漏斗时要对准瓶口,缓慢倒入;倒完后要及时擦拭漏斗和瓶口,保持桌面清洁。

3. 幼儿动手操作:每位幼儿分发一个干净的玻璃瓶、量勺和抹布。教师指导幼儿模仿刚才的示范,将白糖小心地倒入自己的瓶子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遇到的问题,并及时纠正错误的操作方法。

(三) 游戏环节 (10分钟)

设计一个“白糖搬运工”的游戏。将白糖分别放在几个不同的容器中,让幼儿扮演搬运工,将白糖按照老师的指示,使用量勺和漏斗,准确地倒入指定大小的瓶子中。通过游戏,进一步巩固幼儿的收纳技能,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总结拓展 (5分钟)

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进行总结:我们学习了哪些收纳白糖的方法?为什么要这样做? 通过贴标签的形式,让幼儿在自己的白糖瓶子上贴上标签,写上自己的名字,并画上喜欢的图案,增强幼儿的成就感和责任感。 鼓励幼儿将学习到的收纳方法应用到生活中其他物品的收纳中。

(五) 延伸活动

1. 制作白糖收纳盒:引导幼儿利用废旧材料,例如纸盒、罐子等,制作个性化的白糖收纳盒。

2.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尝试帮助家人收纳家中其他的物品,并与家长分享今天的学习成果。

四、 教学反思

本教案注重幼儿的参与和体验,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 同时,要注重对幼儿进行细致的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 教学效果的评估应不仅限于幼儿的技能掌握,更要关注幼儿良好品质的养成。

希望这套教案能够帮助各位老师更好地引导中班幼儿学习白糖的收纳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 让我们一起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做,快乐成长!

2025-07-10


上一篇:寝室桌面收纳小妙招:告别凌乱,拥抱整洁!

下一篇:卧室双管收纳:空间翻倍的10个实用妙招